穿越茫茫腾格里沙漠的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——包兰铁路,起自包头,终至兰州,全长990公里。1954年10月开工,1958年7月通车。面对一百多公里的沙漠中的铁路,科研人员试验成功中国人的治沙“魔方”——1米X 1米麦草方格,方格中种草栽树,在铁路沿线建起绿色屏障,有效阻止了风沙流对铁路袭击,起到了防沙治沙固沙的作用,而且还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。
作者:宝应号
宝应方言杂谈:从“们”说起,有趣的方言口语省略词
宝应人日常口语中一般都把“我们”说成“们”。外地人听不懂,即使听懂了也觉得很奇怪,甚至认为说话的人结巴连话都说不完整。其实,宝应人把“我们”说成“们”,既不是结巴也不是连话都说不完整,而是我们宝应方言里特有的省略现象……
古城宝应百年老桥:张仙庙桥
张仙庙桥位于宝应古城东侧五条街南,是老城里仅存的一座石板桥,南北向,跨穿城而过的宋泾河上。桥长4.5米,宽2.7米,由六块整条石板架成,栏板望柱,均为石作,两头石柱卯榫而合,石栏高0.45米,石柱高0.75米。
“愤怒”的千叶树
向千叶树致敬!因为千叶树,我们的生活多了许多色彩!因为千叶树,我们也感受到许多温情与正义,以及一些偶尔的“愤怒”!
我的大运河,我的宝应罗巷口
从来不知道家门口的这条河这么有名,每天放学后都到河堤上去玩,河上没有桥,北方的船队经过的时候,前船屁股与后船船头摩擦会发出缓慢的嘎吱声。堤坂上有不少瓦擦子,寻一片薄薄的挨着水面撇过去,嗖嗖嗖在水面上扑腾六七下才没入水中。
明年6月通车,宝应宝射河上将再添一座新桥
明年,在宝应城区宝射河上将又有一座新桥架起。记者12月7日从东阳路跨宝射河大桥工程项目部了解到,工程自2021年3月份开工建设以来,目前,工程进度达80%,预计2022年6月份建成通车。
航拍宝应,让你领略别样的风景!
你会惊喜地发现,原来我们的家园这般的美丽,我们的河湖是如此的壮观。你会从此爱上航拍,更爱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。
马可波罗游记里的宝应城
马可·波罗在游记所说的“宝应美城”,就是今天的安宜古镇。当时,宝应还是一个相当于现代地市级的政府机构,下辖宝应、盐城、山阳、淮阴等县,而安宜镇也正是宝应州的州府所在地……
石涛大师与宝应的书画情缘
被齐白石称之为“下笔谁敢泣鬼神,二千余载只斯僧”的石涛僧是一位集诗人、画家、书法家、造园家为一身的世界级艺术大师,同时,他又是中国绘画史上罕见的思想者,一篇《画语录》,几乎成为中国画学史乃至中国美学史的压卷之作。然而,鲜为人知的是石涛大师三百年前曾亲临宝应观梅采风,在其《画语录》中,他盛赞白田友人“深会其旨,渴爱予画”,并多次为之作画绘图……
宝应方言杂谈:吃饭
宝应人“吃”的说法多,“吃饭”的说法更多。三五好友凑到一起喝杯酒叫“小聚聚”,要好哥们凑份子吃一顿叫“打平伙”、“抬石头”,几个家庭轮流请吃叫“推磨子”,铁杆同事把外快放在一起慢慢吃叫“拔草堆”,有喜事被好友敲竹杠叫“敲皮”、“斫人”,父母满足孩子要求改善一下伙食叫“煞个馋”,家里人给家里人过生日叫“打个团”,自己犒劳自己叫“相默脸子自吃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