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,已经走过百年历程,现在正意气风发迈步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路上。千千万万共产党员,不忘初心,立党为公,始终关注民生,把老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。人民就是江山,江山就是人民。作为执政党,深深知道“水”和“舟”交融依靠关系。跨进共产党员的门槛,就意味着奉献,就意味着一生做人民的公仆,甘为人民的孺子牛。
函授趣事
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第一个夏季,伏天来势汹汹,赤日炎炎似火烧。7月2日中午,我匆忙刨几口饭,就冒着酷暑,赶搭大客车,到扬州参加期中集中授课和考试。
我的老师
又到了教师节,心情莫名的低落。窗外秋阳菊花残,好转的疫情没带来一丝轻松。愧对的要谢的很多,因悲情早在清明想动笔的独一人。转瞬到了初秋,一笔债似的,要还,空无分文,脑海里也惶恐一片空白,找不到相借的人。低低的云累积着,甚是郁闷,尴尬极了。远逝的归结,终就心愿难了,缅怀我的老师——韩大杰。
触景生情的追思
读着周以耕先生的纪实文学《已耕岁月》,深情谈及我母亲的往事,并附有珍贵的工作照片。在文中自述:“我与成宝林局长以前不认识。只是借调文化宫、文化普测和这次调查材料,她对我印象深刻,从此我的命运开始改变。我明白一个道理,不论做什么事情,首先要敬业。惟有敬业,才会被人发现和赏识;惟有敬业,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;惟有敬业,才能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……
五十感怀!写在初中毕业50周年之际
还没经意我们就老了,还没来得及品味完四十五周年同学聚会欢乐,眨眼宝应中学1971届初二(七)班五十周年纪念同学会又来到眼前,早晨天还未亮,辗转难眠,初中二年半校园生活一幕幕呈现眼前……
宝应的饼
说了那么多的饼,总而言之,宝应美食中的饼,总能让人有所思,或馋性千娇,食前观察、吃中思想、品后体味,食为天性,静静地咀嚼,轻轻地回味,非比寻常的韵致。
宝应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居民小区疫情防控的通告
目前,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“德尔塔”风险已从南京外溢,我县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压力加大,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,请广大市民高度重视。为保障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根据市防指工作部署,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进一步加强全县各类居民小区疫情防控管理。
宝应学宫:着汉服寻古韵 续传千年文明
宝应学宫位于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小新桥25号,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,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,同时也是目前淮扬运河线上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儒学建筑群。宝应学宫内不仅有百年古树,还有小桥流水,处处皆是风景。暑假期间,众多游客和青少年学生穿上汉服,前来寻古游玩拍照。
宝应方言杂谈:饭桌上的土语之美
自古以来,宝应就是美食之乡,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饕餮美食,也留下了多彩的美食礼仪和优雅的美食语言,现在我们依然可以体验到从古到今饭桌上的土语之美。这些土语看上去、听起来都很平常,人们却口传千年,是一笔值得我们传承和骄傲的乡土文化财富。
悬疑谍战剧《叛逆者》聚焦宝应 这里有群英勇抗敌的“老萧”
悬疑谍战剧《叛逆者》正在央视、爱奇艺等平台热播,剧中多次提及“宝应县”这个地名,特别提到在上海被捕的中共地下党员老萧是位扬州宝应人。在革命战争年代,有无数宝应儿女投身革命事业,为民族独立和解放,抛头颅洒热血,前赴后继,还涌现了剧中老萧的原型人物陈处泰、华克之等一批优秀地下党员。昨天,记者采访了宝应党史部门、宝应历史研究学者,再现“老萧”们英勇抗敌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