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了那么多的饼,总而言之,宝应美食中的饼,总能让人有所思,或馋性千娇,食前观察、吃中思想、品后体味,食为天性,静静地咀嚼,轻轻地回味,非比寻常的韵致。
标签:美食
宝应美食:鲫鱼,肉嫩味美
鲫鱼,宝应人也叫做“刀子鱼”,因为体型扁、背厚而肚薄,形状如刀。宝应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刀子鱼,在春季吃刀子鱼既鲜嫩又不肥腻,所以,春季吃刀子鱼是最好季节。四五月份是刀子鱼咬籽的时候,一肚子鱼籽;六七月的夏天,刀子鱼没什么肉,秋天冬天,刀子鱼的脂肪厚了,肉多了。
甲鱼是宝应一宝
我从小就喜欢捉鱼,记得有一年夏天在河里捉鱼,突然一只脚被什么东西咬住了,紧张之下脚用力往岸上一甩,哇!一只大甲鱼。甲鱼甩上岸后,四脚朝天……
宝应方言杂谈:美味小杂鱼
宝应方言杂谈
美味小杂鱼
文/王荣华
我吃过海鲜、江鲜,也吃过湖鲜,但我始终觉得海鲜味腥、江鲜味重、湖鲜味土,始终觉得味美不过是老家河鲜之中的小杂鱼。 ...
飘香的记忆:猪油渣
作者:张国邦
20世纪七八十年代,吃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。虽然现在看来,猪肉并不算贵,不过几毛钱一斤,可在靠挣工分生活的岁月里,除了生产队杀猪,一般人家难得去肉案子用肉票买肉。即使去了,也只是家里来了重要亲戚,或者割一点超肥的五花肉回家给孩子们解解馋。现在人看不上眼的猪板油在那时却是抢手货,非常走俏,卖得最快。上初中时,有同学从家里带了一小瓶猪油,中午吃饭时挖一块埋在饭碗里,满屋飘香,惹得正苦咽清汤寡水的我们羡慕极了。 ...
宝应全藕席
作者:李慧
宝应县地处里下河湿地,独有的地域条件十分适合荷藕生长。早在唐代,宝应植藕就已见诸文字。1998年,宝应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荷藕之乡称号。藕菜加工与荷藕种植同生共长,全藕席是宝应藕菜的突出代表。 ...
宝应非遗年货推荐:宝应“鹅毛雪片”
俗话说:进了腊月门,转眼就是年。临近春节,最开心的事,莫过于置办年货。为了让年味更浓,让生活更美,让未能返回家乡宝应的乡愁得到慰藉,宝应县文化馆微信荷乡遗韵栏目特举办“荷乡遗韵”宝应非遗年货推荐专刊,让不能回乡的宝应人民用非遗年货解乡愁,尝到家乡的“味道”,让“牛年”过的更有年味。 ...
舌尖上的宝应

舌尖上的宝应
范敬贵
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司马迁在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中写道:“王者以民为天,而民以食为天。”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源远流长,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史。人们对于吃的重要性的认识始终贯穿于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。 ...
邵瓜探源:梢瓜,烧瓜,骚瓜?
邵瓜
文/姜春雨
家乡常见的瓜有番瓜(南瓜)、菜瓜、邵瓜、黄瓜、冬瓜、白瓜、丝瓜、香瓜(甜瓜)、西瓜等,同属葫芦科却不叫瓜的有瓠子、葫芦。文题既然是“邵瓜”,当然不能马屁股钉掌——离蹄(题)太远,因此下文就说邵瓜。 ...
粽叶飘香
又到了粽叶飘香的季节。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多月呢,但芦苇的叶子已经鲜嫩无比。走在大街小巷,时不时会闻见粽子散发出的清香。 ...